面臨市場的不景氣,很多企業老板有這樣的疑問,中國經濟數據的走低到底是周期性問題還是結構性問題?言外之意是,如果是周期性的,至少可以心懷希望,咬緊牙關堅持一下;如果是結構性的,可能就要做好變革的準備了。但問題是,等春天來了,你還在不在?
就這個事情,經濟學家許小年不久前對企業家們提出了一條十分中肯的建議:“你們將無法避免面對經濟的上上下下,也無法避免會面臨風風雨雨。以一個平和的心態面對,堅持把自己的企業做好,少聽一點天氣預報?!贝_實如此,最近在持續走訪了浙江的一些民營企業之后,我們發現,中國制造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需要的并不是舍我其誰的氣魄,而是一種平和的心態,這種時候不需要太多的預測分析,最需要的是企業家精神。
大企業有大企業的煩惱,鋼鐵、工程機械、造船等行業持續產能過剩,而且未來不太可能有大規模的經濟刺激;處于產業鏈低端的中小企業更發愁,做慣了來料加工的,一旦面臨成本飆升和外貿訂單減少,就會舉步維艱。但是最終難以為繼,甚至熬不到春天到來的還是大批的中小企業,它們應該如何堅守?
首先,要專注于自己的產品。市場上的產品種類和數量都太多了,但是好產品還是太少了。對于消費經驗和知識越來越豐富的人們,高品質的產品,美好的體驗永遠是稀缺的。每個普通的消費者都能體會到這一點,老板更應該明白。
其次,要向價值鏈的高端轉型。做高端并不只針對高科技產業,再小的制造企業都可以嘗試。實際上在輕工制造領域比如家居、紡織行業,已經有一些中國企業通過提升產品檔次和改善勞動生產率,部分抵消了成本的上漲。
再次,要開始注重小眾市場。市場的分層讓企業不得不考慮一小部分消費者的需求,為了獲得更高的溢價,薄利多銷的傳統思路應該改變了。不要瞧不起小眾市場,主導一個小眾市場,要比在大眾市場零敲碎打強得多。
中小企業最可貴的精神就是專注和堅守。我們常??吹降氖?,經濟好的時候,很多老板選擇把錢投在房地產上;經濟不好的時候,又開始琢磨自己的主業還能不能做下去。這樣即使有再大的夢想,恐怕也會成為空想。不是沒有榜樣可以學——有吸管企業能把幾厘錢一支的吸管賣到幾元錢,有服裝企業以前做幾十美元一件的普通運動服,后來轉做小眾市場,一套高檔滑雪服能賣一千多美元。但這一切的前提是,你一定要能比別的企業堅持得更久。